12月25日,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由呼和浩特海關、自治區商務廳、財政廳、發改委、自然資源廳、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局、國家稅務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等8個廳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實地驗收,為首府乃至自治區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的前身為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2018年9月4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0.88平方公里。綜合保稅區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港口、口岸的功能于一身?梢园l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在綜合保稅區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以及開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項目的境內外維修、再制造等多元化業務優勢明顯。
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實地驗收,對呼和浩特市立足呼包鄂烏區域,協調“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全面拓展首府口岸、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等功能,加快建設發展跨境電商綜試區,為自治區布局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提高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自治區經濟外向度有著重大意義。下一步,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將依托各項政策,將綜合保稅區的功能與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功能相疊加,加速拓展口岸、貿易功能,優化原有加工貿易產業布局,發展大宗商品、農畜產品分撥等特色產業,全面發展跨境電商業務、進出口商品現代物流、倉儲服務等業務,全力打造呼和浩特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平臺、新高地。(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劉 惠)